"近日,西北大學發布的公告稱,' 因騰訊公司微信支付將於 7 月 1 日起對校園場景用戶進行精細化管理,除收學費外,其它收費均會受到限制並收取 0.6% 的手續費。為維護師生利益,從 6 月 30 日起對校內一卡通用戶暫停提供微信掃碼支付服務,一卡通校園卡、交通銀行 App、雲閃付、支付寶等渠道正常使用,望各位師生周知。',同時發布了類似公告的還有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周口師範學院、鄭州輕工業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山西師範大學、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等 10 余所高校"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心中並未感到奇怪,這也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就似知網橫行多年,也因高額的服務費遭到了各大高校的抵制,還因版權問題被述。微信想做封閉生態圈,最終的目的無非也就是通過累積的大量用戶獲取利益,商人逐利,天經地義,這個事情也無可厚非,騰訊使用銀行的通道、維護支付平台等等都是成本,但通過封閉乃至壟斷的行為,來進行獲利,卻又另當別論。
在多所高校發布公告後,騰訊也回應稱 “自 2015 年起,微信支付開始進入校園,對於校園內非盈利性支付場景(學雜費、生活服務等)長期給予零費率的優惠政策,持續投入銀行通道費等成本。針對校園內非盈利性支付場景(學雜費、生活服務等場景)會持續保持零費率的優惠政策。近期微信支付啟動了針對校園行業費率精細化管理的商戶溝通,經過前期的意見收集與反饋,擬僅針對電商、酒旅等小部分盈利性場景以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優惠費率繼續提供服務。”
雖然騰訊詭辯稱很多服務場景是免費的,但根據西北大學的公告來看,除了學費以外,其他一律都是收費的。
而且這 0.6% 以及收費的服務範圍是騰訊單方面決定的,根本沒有與各高校進行過充分的溝通,就像一個傲慢的獨裁者向他的子民宣布,明年走我鋪設的馬路統統要收費一樣。
根據 IT 之家的新聞來看,微信支付針對盈利性場景的優惠費率多數為 0.2%-0.38%,0.6% 已經讓騰訊有了很高的利潤空間,要知道股票交易印花稅也才是股票交易成交金額的 0.1%。
同時從資產跟流水的角度來看,通過這些高校,騰訊也累積了海量的用戶、資金跟流水,這些內容都可以給騰訊帶來大額的隱形收益。在電信運營商及銀行業呆過的人都知道,要獲取這些資源,每年得自討腰包給學校進行贊助、給學校低利貸款、免費部署校園 WIFI 等等,才能換取來這些用戶與流水。反觀騰訊,手握這巨量的資源收益,卻要回頭向學校再吃一道,引起了各高校的反彈,也不足為奇了。
不過話說回來,上述收益不一定全是微信支付這個渠道能享受得到,比如大量的用戶帶來的黏性可以讓遊戲部門等其他部門獲益,在 KPI 等績效考核的壓力下,需要利用手中資源儘快盈利、變現,讓領導能看到整個部門的價值,這收費的行為似乎也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這些隱性收益的價值如何評估,如何分配,如何考核,這些問題困擾了企業管理者幾十年,也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得了的,也超出了我個人的理解,在此就不妄自加以揣度了。
個人覺得比較良好的局面是騰訊與各大高校進行協商,根據學校建設規模、師生數量等,確定收費範圍以及手續費多少,來進一步規範整個市場運作。也希望騰訊能放下自己高傲的姿態,盡可能從用戶角度出發來制定政策、開發功能,這才是一個世界頂級公司該有的面貌。"